泥鳅同时富含有益于钙吸收的维生素D,因此它也是非常不错的补钙食物。除此之外,泥鳅还富含亚精胺和核苷,能增加皮肤弹性和湿润度,并提升身体的抗病毒能力。吃泥鳅的话还是建议使用清蒸或炖煮的方法烹调泥鳅,如此可以较好地保存它的营养成分,假如能搭配豆腐一块吃的话,补肾的成效会更好。
泥鳅的食疗用途
1、泥鳅和豆腐同烹,具备非常不错的进补和食疗功用。
2、应用于消渴:泥鳅、鲜荷叶共煮汤食。
3、假如有孩子睡熟后出虚汗的情况,可以给孩子煮泥鳅汤喝,具备补气虚、暖脾胃、止虚汗的效果,合适因身体虚弱、脾胃虚寒、营养不好的而盗汗的小儿食用,可以一周吃2|3次,能够帮助成长发育。
吃泥鳅有哪些好处
中医学觉得,泥鳅味甘、性平,有补中益气、祛邪除湿、养肾生精、祛毒化痔、消渴利尿、保肝护肝之功能,还可治疗皮肤瘙痒、水肿、肝炎、黄疸、痔疮等症。
《医学基础知识》中称它能补中、止泻。《本草纲目》中记载鳅鱼有暖中益气之效果,对解渴醒酒、利小便、化痔都有肯定药效。在日本,泥鳅被誉为水中人参,大家把它当作高级营养补品。
泥鳅皮肤中分泌的黏液即所谓泥鳅滑液,有较好的抗菌消炎用途,拌糖抹患处可治痛肿。泥鳅的肉质富于营养,每100克含蛋白质9.6克,远比普通的鱼、肉类高。
泥鳅含人体所需氨基酸和赖氨酸等较高,还含有很多维生素,其维生素B1的含量比鲫鱼、黄鱼、虾类高3|4倍,维生素A、维生素C含量也较其它鱼类为高。
泥鳅所含脂肪成分较低,胆固醇极少,因此,心血管疾病病人、贫血、肝炎患者等多食有益。
1、改变贫血
由于泥鳅中含铁量多,对贫血等疾病有非常不错的辅助疗效。
2、补肾,恢复元气
中医觉得,泥鳅是著名的食疗补品,特别适于男士,对肾虚有显著疗效。且补而能清,诸病不忌,是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上好辅助治疗佳品。
3、滋阴止渴、清热祛湿
泥鳅煮食能滋阴止渴,清热祛湿。凡热耗阴湿之口渴不解,或湿热蕴蒸之黄疸、消渴、小便不利,均可做辅助食疗品。坚持食用5|6天,便觉精力充沛。
4、辅助治疗急、慢性肝炎
泥鳅粉对促进黄疸消退及转氨酶降低,比较明显,尤以急性肝炎更为显著。对肝功能及其他项目的恢复也有显著疗效。
5、预防动脉粥样硬化
泥鳅肉中含脂肪较少,胆固醇更少,并且含有一类型似甘碳戍烯酸的不饱和脂肪酸,这是抵抗人体血管硬化的要紧物质,可有效预防动脉粥样硬化。
泥鳅的美味做法
泥鳅钻豆腐
材料:
活泥鳅300克,白豆腐500克,花生油75克,葱8根,生姜4小块,米醋、黄酒、酱油各2汤匙,桂皮、花椒、食盐、白糖适当,干红椒8只。
做法:
1、将活泥鳅放入清水盆内,净泥鳅,养3天3夜,早晚各换水一次,将体内垃圾排除。
2、豆腐切成25毫米立方块,红椒、生姜洗净切碎,葱洗净切成小段。
3、将净养后的活泥鳅及切好的豆腐,放入锅内水中,加盖、点火共煮。水量以漫过泥鳅、豆腐适当为宜,以便泥鳅能自由游动。
4、煮沸5分钟后,将泥鳅、豆腐、汤汁,从锅内倒入干净容器中。
5、炒锅上火,放入花生油,油稍冒烟后,投入生姜、干红椒碎末及桂皮、花椒、葱小段煸炒。
6、煸炒至溢出香味后,倒入泥鳅、豆腐、汤汁、酱油、黄酒、米醋,旺火加盖共煮。
7、煮沸后,再以中火焖煮15|20分钟后,加适当食盐、白糖调味即可。